嵇康〔魏晋〕
智慧用有为。法令滋章寇生。纷然相召不停。大人玄寂无声。
镇之以静自正。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和朱秘校惠诗二首
王洋 〔宋代〕
寓意拟行路难三章 其一
姚燮 〔清代〕
猎奴意在得虎豹,肥肉膏粱饲鹰犬。天云拄海潮气扼,疾风掠地劲草捲。
行路难,君毋行。姓氏尚茫昧,肝胆相吐倾。君不见琅玕拂月无纤尘,凤实未结摧为薪。
江城梅花引·相思无处著春寒
刘辰翁 〔宋代〕
有怀青城雾中道友
陆游 〔宋代〕
西江月
林自然 〔宋代〕
二十馀年访道,经游万水千山。明师未遇肯安闲。
几度拈香一瓣。
幸遇至人说破,虚无妙用循环。工夫只在片时间。
遍体神光灿烂。
题张四直阁容庵
释崇岳 〔宋代〕
吕山人同荆供奉见过
梅尧臣 〔宋代〕
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
苏轼 〔宋代〕
偶成
曹彦约 〔宋代〕
还旧居
戴良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