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置酒高台观,逍遥芙蓉池。兄弟夜行游,贵客郁参差。
明月照长筵,罗缨何霏霏。翩彼众君子,展诗奏新辞。
弦歌入微妙,慷慨使心悲。流尘荡清响,绮丽有馀姿。
吐握苦不悉,人生安可为。在昔无乐方,彼此同一时。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和子由初到陈州见寄二首次韵
苏轼 〔宋代〕
刘直孺示拙逸诗编且命着语
朱南杰 〔宋代〕
老将
释智圆 〔宋代〕
金莲出玉花 案调名即减字木兰花 得遇行化
丘处机 〔宋代〕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
纳兰性德 〔清代〕
金陵杂兴二百首
苏泂 〔宋代〕
沁园春·竹焉美哉
严参 〔宋代〕
尺五庄即事诗十二章 其三
姚燮 〔清代〕
元龙文宴地,乱草过阑干。春尽游人少,堂虚积气寒。
深深尘榻在,片片落花乾。朋旧三年梦,临风独岸冠。
偈颂十七首
释智愚 〔宋代〕
宿北钱清
陆游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