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九官各让德,不闻陶虞时。稼穑命后稷,典乐客伯夔。
掌教固在契,职工乃为垂。益使掌山泽,让朱虎熊罴。
咎繇慎恤刑,所以佐治之。禹独明五服,采色在彰施。
山龙七政绘,藻火粉米絺。由之自轩辕,制用易卉皮。
穷亘亿兆岁,所以资礼仪。衮旒正斧扆,垂拱安无为。
天下盛观感,于变风乃丕。周官备缝人,至意良在兹。
玄紞与纮綖,王后夫人宜。自命妇以下,朝祭递参差。
后夫以艺专,而乃冠贱卑。国初具六官,百工相师师。
金玉虽异局,御秩并三司。子孙世其官,庭阶足兰芝。
彬彬台省中,颇愧老书诗。书诗岂不好,错置行与知。
我知尔不能,尔行我乃奇。嗟哉圣人学,而肆巧与欺。
士行苟蔑裂,我且谓士蚩。士蚩工乃慧,曷敢贱视其。
早信远圭币,孰忍弃弓箕。客冠不胜簪,我发短于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