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玛瑙寺长鸣钟
张岱 〔明代〕
和若拙弟说汝州可居已约卜一丘韵
葛胜仲 〔宋代〕
汝海膏腴人共说,封疆况是接同州。指囷待惠知无日,负米躬耕会有秋。
林下要须三径足,橐中更莫一钱留。饭抄云子当同饱,官职来迟且自休。
次韵陈侍郎李察院潇湘八景图·潇湘夜雨
喻良能 〔宋代〕
大龙湫
赵师秀 〔宋代〕
感旧
彭秋宇 〔宋代〕
危全枫祠
曾季貍 〔宋代〕
春闺曲
沈明臣 〔明代〕
和黄临海咏雪
陈耆卿 〔宋代〕
调笑令·调笑
王哲 〔金朝〕
和张簿南坡
虞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