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盂僧粥三鸣鸡,渐望天角生晴曦。积阴凝霭不得肆,荡滉破散争纷披。
清明物象各有职,如再开辟平艰危。游人襟韵廓以喜,晓指后洞都忘疲。
小楚亭北望明灭,宛宛一径微如丝。问云般舟道场路,从此亭背无险巇。
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
村童门关语嘲哳,似云乞米僧未归。亭亭故碑立青玉,覆以老屋疏且攲。
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法存于斯。世言书字出心画,体制类彼人所为。
子厚少年颇疏隽,字合飘逸狂不羁。胡为气质反端厚,至今观者多有疑。
或云彼以窜逐久,气志软熟非前时。又云高才尚薄世,故独立法无所师。
吾嗟世俗日无理,好恶不正论苦畀。臆决万事岂独此,此书何愧人不知。
碑阴三百四十字,疏瘦劲丽何精奇。九十三人姓名具,陈缵宝历元年题。
云此柳书一碑者,元和三年刊厥辞。至是二月始建立,都其事者杨与倪。
尘蒙壁碍世未见,自我访寻初爱之。嗟物晦显似有数,恨不从事毡与槌。
巉岩西山邃无数,行及二寺方晨炊。东南溪磴斗孤绝,下及平壑如悬梯。
南朝佛子谓慧海,卜庵于此存遗基。鬼神馈食以车运,石崖辙迹如在泥。
智不足以尽万物,敢决真伪论是非。老僧夜语亦有理,明发策杖犹迟迟。
世人得意笑轗轲,多营寡营无不可。一时争巧鸟与虫,百年守拙谁知我。
画里疑通五岳云,梦中恍驾三湘舸。少有四方志,老诫垂堂坐。
君不见池面生沤石迸火,汨罗葬身首阳饿。古今万事成浩叹,风雨西来木叶堕。
夜寒拥衾茅屋破,日出群动人高卧。力疾正披老庄图,邻翁扣门送药裹。
芙蓉山阳万家邑,石岭戴辙萦纡入。溪水西行夜雨深,连村桑柘春云湿。
昔因荒迥少官府,日暮狐兔作人立。自从置县二百年,稍有衣冠更俗习。
读书进士比舍闻,润屋黄金亦家给。山中白日浮云多,负乘因仍足车笠。
燮侯世冑国勋旧,射策君门耻沿袭。朱衣作监列星宿,远人岂意高轩及。
援琴不鼓书牒稀,弹铗无鱼宾客集。绣衣使者停车见,黄堂大夫下床揖。
登高望远送飞鸿,揽辔骎骎度原隰。人言桐乡人爱我,我爱桐乡重于邑。
画图千叠山木稠,茇舍萧条莫忘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