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春即事

叶采 叶采〔宋代〕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屋瓦上活动的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点点杨花飘入屋内,落到砚池中。
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依然潜心地读着《周易》,不知道春天过去了多久。

注释
瓦雀:在屋瓦上活动的鸟雀。
行书案:瓦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
周易:儒家经典著作。

赏析

  这首诗是写古时的读书人,一心埋头书案,浸沉在书表的那种专注精神。一、二句表现书房的宁静,三、四句表明自己专心读书,因此,春天过去了许久,也不知道,只是在瓦雀影动、杨花入砚的惊扰表,才晓得已是暮春时节。语言平易,麻物生动贴切,开头两句对仗得也很自然,增强了喜悦的气氛。

  一二句“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一心埋头书案,浸沉在书表的那种专注精神。十分宁静的书室,垂柳飞絮的季节,春风娇弱的日子,屋里似乎没人,几只麻雀儿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桌上,柳絮轻盈地随风飘落,赖在砚台上不肯动弹,竟然无人拂拭。书室的宁静是由动态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这里感觉不到人的影响。不然,麻雀不能闲步书案,柳絮那得安卧砚台。这是以动宁静的反宁手法。

  书室里其实有人,那是诗人,“闲坐小窗读《周易》”。然而,书室却宁静得似乎没有人的存在,看来书室的一切动静同诗人都毫不相干,他如老僧入定,全部心思都在《周易》这本书上呢。书室的宁静正宁托出诗人的宁静。

  结句“不知春去几多时”是推进一层的写法,拓展了全诗的时间容量。诗句描写的是眼前之麻,表现的却是一春之事,花开花落纯任自然,诗人未曾留意,何尝动心。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然而,这只是这首诗的表层意思。

  “闲坐小窗读《周易》”,《周易》的哲学思想是理学的理论基础,诗人通过这一细节,不着痕迹地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当诗人全身心地沉浸在理学世界表的时候,内心世界一片从容,一片自然和乐,世间万物都不能进入他的意识。诗人表现的是他的理学涵养功夫。▲

叶采

叶采

温州人,字仲圭,一字平岩。叶味道子。尝从蔡渊、陈淳学。理宗淳祐元年进士。授邵武尉。历景献府教授,迁秘书监,尝论郡守贪刻之害。迁枢密检讨,知邵武军,官至翰林侍讲。有《近思录集解》等。 

猜您喜欢

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 其二

许月卿许月卿 〔宋代〕

对时思故国,客里厌南音。同谷凄凉恶,三闾感慨心。

赐衣聊杜句,要艾孰骚吟。莫说成都景,岷峨秋满襟。

东园诗寄兴化吴从道

陈造陈造 〔宋代〕

溪流抱玦园亭里,三面栏干压清泚。养花种竹今几年,红红绿绿皆风烟。

黑头主人富文墨,隙地营园喜留客。去年香雾摇东风,藉花一醉君见容。

翡翠拂衣蝶窥酒,归时檐牙挂星斗。有物系足寒前盟,徙倚东风空复情。

歌前酒所何限意,黄鹂应说鸥应记。一春不风即蜚雨,曾奉亲舆赏花否。

向来券游付梦云,向来券负今偿君。濡毫却叹无好语,说似能诗叶明府。

和张可投诗十首

王洋王洋 〔宋代〕

富平学满书三箧,辅嗣功成易六爻。
闻说短檠书细字,不须灯火入凉郊。
拼音 注释 译文

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唐寅唐寅 〔明代〕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渔家傲·东昌道中

张渊懿张渊懿 〔清代〕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宿冲佑观

车柬车柬 〔宋代〕

才说升真意豁然,此行却喜结仙缘。
步穿空翠云生脚,仰看飞流雪满肩。
控鹤不来春寂寂,卧龙无底月娟娟。
飘然便作乘风想,不待丹成到九天。

寄弟衮

陈襄陈襄 〔宋代〕

作诗寄弟衮,写我心之幽。
比闻堂上安,读书可优游。
昨者得兄书,言汝看蔡侯。
蔡侯宝君子,小善固所收。
知汝言可否,果闻书相酬。
蔡侯读吾策,言语何赘疣。
吾言至草略,闻说畏可羞。
昨又得汝书,嗟汝诚拙谋。
自言已可进,曾知易春秋。
人不患无位,患己德不修。
古人亦有言,富贵焉可求。
吾初将移任,将白高与刘。
恐人不我知,自后遽止休。
前时陆通判,令我速置邮。
吾诚欲求之,岂自无舌喉。
奈何不为耳,死县城垂直钩。
自吾到山冶,于物无侵牟。
小民得辛苦,稍稍知饶优。
官家足厚利,私亦不怨尤。
福哥卖银矿,军人却首偷。
案成被官杖,鞭箠见血流。
私恩重血肉,官法难庇庥。
此奴实痴戆,教诲不转头。
吾心不乐此,疾病苦未瘳。
淹忽两月馀,读易未一周。
夜思梦还家,朝食不满瓯。
为吾告兄长,选试在今秋。
汝姑事恬尚,不忘在轲丘。
寿姊可出嫁,言容常婉柔。
教招宁螺妹,掺掺缝衣裘。
无令泽孙散,照管六与留。
吾归见汝时,一一诉所忧。

临江仙 和元遗山 附见遗山乐府内

李天翼李天翼 〔元代〕

南去北来人自老,落花飞絮悠悠。思君一度一登楼。无穷烟水里,何处认并州。忽见姓名双泪落,新诗聊浣离愁。若为重醉绣江秋。芙蓉明月下,来往一扁舟。

赋得柳条恒扑岸花气尽薰舟送沈子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春风浑似剪,花柳一时齐。不独藏鸦稳,兼令去鹢迷。

三眠初作絮,百和欲成泥。旖旎粘轻浪,颠狂扑大堤。

青丝愁绾折,红袖惜分携。灞岸云初起,薇垣日未西。

一枝从主赐,全树借卿栖。儤直星为柳,含香舌是鸡。

河阳妆面好,京兆黛眉低。莫以为郎薄,时时恋故溪。

竹枝词十二首

王叔承王叔承 〔明代〕

点点流萤送落花,春风寂寞断琵琶。
人来寄与菖蒲叶,说是成都造纸家。
© 2023 诗词曲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