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缘识
宋太宗 〔宋代〕
颂古十七首
释师观 〔宋代〕
偈颂十二首
释道璨 〔宋代〕
倚阑
陆游 〔宋代〕
赠防江卒六首·其二
刘克庄 〔宋代〕
昼寝
晃冲之 〔宋代〕
逍遥咏
次韵王立之雪中以酒见饷
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悬岩峭壁间缘梯上下与猿猱
查慎行 〔清代〕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王鹏运 〔清代〕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