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跳出风花套。领了烟波教。名枉劳。利枉劳。总被鸥儿笑。愁可抛。
恨可抛。过去因缘难找。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御街行 御街行原系二首,周泳先误作一首。
王沂 〔南北朝〕
送汪明府擢水部北上
吴梦旸 〔明代〕
送中座主入广
释重顯 〔宋代〕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 〔宋代〕
过钱员外
司空曙 〔唐代〕
登县楼
李揆 〔宋代〕
颂古十首
释昙华 〔宋代〕
和集津兄谢王立之红丝花
晃冲之 〔宋代〕
夜行船
佚名 〔宋代〕
贺大渊自资福住白云
释大观 〔宋代〕
者边飏下舀溪杓,鈯斧又移深处山。说与白云门外客,相逢莫作旧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