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高视俯中原,山川多郁结。屈指历词场,大小各区别。
角触牙争势不同,大鹏振翼摇轻风。鹰鹯燕雀一时起,高者入汉低飞蓬。
吾粤挺然天之侧,罗浮屹峙撑南国。灵妙不数珠犀奇,晓气尚能悬五色。
开元之世有曲江,国初先生五者良。手提只轮当大队,揽挈日月回精光。
济南诸子多凌厉,逸气自是无一世。独言吾国有小梁,迭主齐盟纷结袂。
中秘当年号老成,篆籀草隶工较精。桢伯书生颇趫桀,亦与等辈争高名。
大雅琳琅间断绝,丝管啁嘈世所悦。衣钵谁人悟正因,文章有道存蜩掇。
比部高公旷世才,大义亲承法眼来。梁李欧黎都及见,夜入寒潭剖蚌胎。
大历丰神建安骨,六朝粉黛凋无色。玉琬常凌冰雪虚,宝剑乍视光犹逼。
嗟予生晚后数子,得公引迪差可喜。大海津涯渺莫寻,一苇正渡亦如此。
此事沉吟久未陈,世人笑我真狂生。因公感激具至意,醉歌袒裼如有神。
人生世路常偪侧,去住功名若瞬息。满腹愁肠可奈何,寸心万古堪镌勒。
词赋风流事岂徒,凤鸟既至河出图。昔贤鞭弭今犹在,此日须公金仆姑。
师武臣力不失霸,置身肯在杨马下。
平生未识郑公面,每日闻名几数遍。手提巨斧擘山灵,更向天门穿一箭。
箭射垂杨百步遥,中原鞭弭递相骄。独捧金盘满盛血,十九人咸听我招。
招之亦何为,斯文久欲衰。宋人曾失足,元氏更崩驰。
我朝北地差能起,健力可以扛鼎吕。信阳和之势更扬,其后纵横有五子。
五子复云七,吾粤得其一。近者见郑公,远者谈公实。
公实郑公本同邑,丰神意气如相袭。并开门户揖众宾,一苇独横不用楫。
余生于公恨稍晚,形虽未亲神往返。北地信阳亦一家,况是乡闾迩非远。
石鼓桐鱼相应鸣,幽兰杜若原同畹。今年夏月盛芙蓉,公之秀色正相同。
一步一眺将万里,一吟一饮尽千钟。人言公旧武缘令,武缘勾漏原连境。
葛令丹砂可驻颜,公复得之寿与等。予言公寿自丹砂,公文却复比云霞。
云霞何地不流映,似公异藻人同誇。毕竟斯文流厚脉,脉犹未坠仍留责。
余似蚊虻思负山,公如老骥犹任轭。寿酒一卮未致公,愿扬高韵随清风。
请公努力加餐饭,广述诗书迪后蒙。
开府东征建羽旗,天南官属隶车骑。军中昼漏传严警,戟上霜威动翠蕤。
十万楼船过下濑,三千兵甲缮诸夷。前旌鸟隼招摇出,后队龙蛇风雨随。
太白秋高趋举事,旄头夜落令休迟。将军按剑从天下,壮士挥戈逐日驰。
大树雄风生凛冽,边兵杀气触淋漓。天清席捲鲸鲵浪,夜雪军惊鹅鸭池。
诸葛谋深闲作阵,谢安材练雅能棋。威灵本藉君王宠,经略谁当长子师。
朱芾玱葱明气色,玉壶樽酒旷襟期。武昌夜月聆孤啸,牛渚秋风听客诗。
植柳何曾誇渭曲,折杨时自按凉伊。因招碣石黄金厩,共倒襄阳白接䍦。
铜柱伏波铭远绩,燕然班固勒新词。少年颇负腰间剑,今日方归囊里锥。
草檄几能酬笔札,请缨犹欲佐偏裨。非无堂下三千士,感激君怀那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