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止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生平

  刘一止,七岁能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其兼代官职,一止不就。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参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宋绍兴初,召试馆职,宋高宗大为称赏。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无自得地说:“朕亲擢也”,在官期间,极陈堂吏、宦官参政之弊,终为人所忌恨,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后被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迈慢上,被削职。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任,力辞,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著述名录

  刘一止诗,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后叹道:“语不自人间来也。”刘一止的词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羁旅行役、纪行咏怀、酬唱离别等方面。他的词作艺术性很强,擅于融情于景,化用前人诗句及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浅切明畅、工致典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著有《类稿》50卷。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存此42首。

作者《刘一止》的诗文

送报宁昙老二绝句 其一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白云到处有光辉,江北江南一杖携。妙喜风烟曾断取,羊仙今日合全提。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海内文章说大门,故宜生长此儿孙。玉昆金友总秀出,历块过都不足论。

夫人赵氏挽诗三首 其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曾谓闺房奥,忠诚意有加。相夫惟以义,体国乃如家。

天上期何近,人间日易斜。纶言知甚宠,谁为寄云霞。

吴彦和朝散挽诗二首 其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谈经析理老逾工,家学诸郎得马融。心远自无流俗驾,语真端有古人风。

每容晚进壶觞共,尚许残年杖履同。悽断松杉封马鬣,不堪持酒酹桥公。

元日得雪三日立春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斗柄御山晓直寅,夜闻笳鼓又迎春。尚欣穷腊酬三白,更荐嘉蔬继五辛。

鸠杖多情扶我老,琪花有意为谁新。甲兵不用银河洗,始觉今年一笑真。

登看经楼示同游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昔游曾共朱栏语,十换星霜始再来。料得当时楼下水,有情应解作潮回。

题杨吉老知军玉辉亭二首 其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世间宁有清如许,买断岚烟入樽俎。我来乘此玉辉寒,要上峰头呵佛祖。

再用韵呈允迪秘监江子我郎中二首 其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异时畎亩不忘忧,避俗今犹若避仇。直指威声曾震岳,封章义气欲横秋。

诗成故客知无敌,酒尽凭谁为起谋。岁晚相逢山在眼,从公脚历颇能不。

和峦嶅二子寒食少天色五字 其一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雾雨昏不醒,东风晓能酸。我食日不足,宁忧三日寒。

次韵必先侍御和郑维心忆梅并寄维心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紫梅溪上春先到,馀不沙边草未芳。五字真曾赋桑落,四弦犹忆调枫香。

雪中孤艳应愁绝,竹外斜枝不掩藏。永望佳人在空谷,此时幽独未须伤。

© 2023 诗词曲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