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山中杂诗 其三

高攀龙 高攀龙〔明代〕

寒风客衣薄,依岩暴朝旭。坐久不知还,山童报黍执。

高攀龙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您喜欢

芜湖

董嗣杲董嗣杲 〔宋代〕

规规安利欲,扰扰竞光阴。
男邑濒江尾,商家截市心。
炎凉难洗荡,风月易招寻。
见说圩田熟,欣逢节序临。

金莲出玉花 案调名即减字木兰花 得遇行化

丘处机丘处机 〔宋代〕

重阳师父。昔日甘河曾得遇。大道心开。设教东游海上来。天涯回首。挈得吾乡三四友。魏国升遐。惊动秦川百万家。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渡江慎且无,登楼戒亦莫。
有如鹤乘轩,便类燕巢幕。
此君如宝玉,百火不一烁。
又复如衢樽,醉不谢所酌。

崇圣寺斌公房

高翥高翥 〔宋代〕

近来唯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访李岣嵝山人于灵隐寺

徐渭徐渭 〔明代〕

岣嵝诗客学全真,半日深山说鬼神。
送到涧声无响处,归来明月满前津。
七年火宅三车客,十里荷花两浆人。
两岸鸥凫浑似昨,就中应有旧相亲。

丁大参刘参戎邀游虔州光孝寺看二井

区大相区大相 〔明代〕

良游荷胜招,忽与人境别。木落山更苍,地暖气初冽。

稍寻奇俶观,遂竟灵异说。境缘二井胜,事匪茫昧设。

灵气通山泽,寒潮应海月。甘液岂泉蒙,春流因雷发。

妙理信中感,神机岂外泄。汲同神瀵滋,饮异醴源竭。

山根潜地肺,水道走石穴。久闻有此言,每令心赏绝。

游思六合外,归补水经缺。

别句呈庚契呈高士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一笑相逢在翠微,绿槐高柳借凉时。
只将水竹烟云兴,说与风花雪月知。
日落三杯无事酒,人闲八句自然诗。
来朝云过青山外,回首空闻猿鹤悲。

渔家傲·至道不遥只在迩

佚名佚名 〔宋代〕

至道不遥只在迩。毫厘差失如千里。道是难来元却易。如相契。一超直入如来地。水火交时为既济。三尸六贼都回避。只此长生仍久视。身口意。化成一点冲和气。

题昭君画卷五绝

陆文圭陆文圭 〔元代〕

已恨丹青误妾身,何消更与妾傅神。
那知塞北风视说,不似昭阳殿裹人。

太阳十六题 其三 活中死

耶律楚材耶律楚材 〔元代〕

韶老须弥论过失,庐陵来价认商量。可怜一粒灵丹药,咽下喉咙命已亡。

© 2023 诗词曲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