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毛锥愤然跃起,向黄生诮骂。我依汝、寒雪秋萤,每生鲜蕊如赭:枉劳却、霜颠杵杵,几回贬我西风价。
愿退归泥冢,今宵与君辞也。欲答还惭,贱子有罪,幸中书宥赦。
打蕉雨、常送凄凉,舍君谁伴长夜。益州来、鸾笺十版,邺中到、雀台一瓦。
暂陪君、联个因缘,顺时聊且。他年脱颖,共尔高飞,厕玉堂金马。
奉帝诏、撰词木芍,草赋长杨,一腕云烟,彩毫浓写。
雕犀制格,镂金装管,珊瑚十丈镌为架。盥蔷薇、秋露垂垂洒。
风灵雨怪,遥携蛇影龙魂,万里勇赴其下。朝回解橐,付与涛姬,许玉纤共把。
惯用尔、双蛾青到,对镜工描,两蝶黄来,倚窗学画。
芳津润汝,脂唇呵汝,鼠须麟角风流老,待功成、才劝中书驾。
锥兮掩帽垂头,一笑而行,汝言尽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