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冲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题韵二首
赵蕃 〔宋代〕
送太上人之四明
王冕 〔元代〕
答葛公绰求猿
蔡襄 〔宋代〕
夜归
陆游 〔宋代〕
南华寺五首
李昴英 〔宋代〕
谒金门 送徐子宜如新安
陈亮 〔宋代〕
新雨足。洗尽山城袢溽。见说好峰三十六。峰峰如立玉。
四海英游追逐。事业相时伸缩。入境德星须做福。只愁金诏趣。
石松子
袁甫 〔宋代〕
陈丞相诞日
李洪 〔宋代〕
玉虚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龙象之形
邓深 〔宋代〕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