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老子当年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明月楼台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共何人、对饮五三钟,颜如玉。
嗟往事,空萧索。怀新恨,又飘泊。但年来何待,许多幽独。海水连天凝望远,山风吹雨征衫薄。向此际、羸马独骎骎,情怀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的我总是习惯于应约赏花品酒。身着华丽的休闲服饰,骑着装饰了绣花马鞍和金笼头的骏马。在月下楼台之中听箫鼓,在梨花院落欣赏月色,荡秋千。和我共饮的是谁呢?原来是容颜如玉的女子。
感叹往事如烟,只剩下萧条冷落。怀着新的愁怨,仕宦异乡。一年来我究竟等来了什么呢?只有深隐于心中的孤独。凝神远望,海水与天际相连。山风夹杂着细雨吹来,而我衣衫单薄。此刻的我,如同瘦马一样奔波劳碌,心情糟糕透了。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等。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花期酒约:赏花饮酒之约。期,约定。
轻裘缓带:指华贵休闲的衣服。《晋书·羊祜传》:“祜镇荆州,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轻裘,轻暖的毛皮衣服。缓带,柔软宽松的衣带。喻闲雅从容。
绣鞍:有刺绣图案装饰的漂亮马鞍。
金络:饰金的马络头。此二物皆华贵的象征。
“明月”句: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六引“《后山诗话》云:白乐天云:‘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非富贵语,看人富贵者也。”又,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梨花”句:《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六引苕溪渔隐曰:“故公(指晏殊)每言富贵,不及金玉锦绣,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梨花院落,富贵人家气象。
颜如玉:指容颜如玉的女子。
嗟(jiē):叹息,感叹。
萧索:萧条冷落。江淹《恨赋》:“秋日萧索,浮云无光。”
飘泊:指异乡仕宦生涯。
幽独:深隐于心中的孤独感。
凝远望:凝神远望。
征衫:仕宦奔波的披衫。
羸(léi)马:瘦弱的马。
骎骎(qīn qīn):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喻指行色匆匆。《诗经·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
情怀恶:心情极坏。▲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或五年(1194)。据“海水连天”“山风吹雨”二句,可知此词或作于福州。

赏析

  这首词是写词人厌恶仕宦的恶劣情绪的。它以“嗟往事,空萧索”为枢纽,描绘出昔盛今衰两种不同的仕宦生活,并使之形成强烈反差,以表达他对今日的“飘泊”不定、无法有所作为的怨恨与厌倦。

  上片描述了往日仕宦生活的闲雅、从容与舒适。开头二句总写往日仕宦生活之华贵。“老子”而曰“当年”,言此处所写是对往事的回忆;“花期酒约”而曰“饱经惯”,言其在过去的长时期之内,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这两句开门见山,一方面点出上片所写生活的时间范围,为下片写今日仕宦生活设下伏笔;另一方面又以点带面,反映出词人往昔仕宦生活之华贵。以下几句则依据这一总体描述从不同侧面作具体描写。“行乐处”二句写帅镇各地时军旅生活的从容闲雅。《晋书·羊祜传》说:“祜镇荆州,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此处化用其意,言其出任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安抚使期间,和羊祜一样轻裘缓带,骏马雕鞍,从容闲雅,有儒将风范。“明月”二句写家庭生活的华贵。此处化用晏殊等人诗意,言其或在楼台之中,明月之下,听听箫鼓;或在梨花院落,欣赏溶溶月色,荡荡秋千。通过对居家生活气象的描写,反映其生活之华贵。“共何人”二句写其听歌饮酒。“共何人”三字唤起,“颜如玉”三字作答,则其与姬妾“对饮五三钟”,其家庭生活之乐可知矣。

  下片描述了词人今日奔波仕途的苦楚。前四句写今昔对比,其中前两句是说回首往事,徒兴萧条冷落、不堪回首之叹,照应起句,结住上文;后两句写对今日“飘泊”生活之怨恨。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词人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曾发“聚散匆匆不偶然,三年历遍楚山川”(《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之叹;如今帅闽不到一年,又应召入朝,对过去而言,所以说“怀新恨,又飘泊”了。“但年来”二句写其帅闽之苦。词人在《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中曾明言“壬子三山被召”使他不快,他认为“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要辞官归里,因为官场险恶。这两句与之意同,言年来帅闽,默然独处,令人窒息,不及早归去还待什么。“海水”二句写赴京途中所见所感。言海水连天,茫茫无际;山风吹雨,形势严峻。征衫单薄,前程未卜,借景言情,表达了词人内心之焦虑。结尾二句写其恶劣情怀。词人在《论盗贼札子》里曾慨叹“臣一身孤危久矣”,这种情况后来也没有多少改变,所以在词的结尾说自己年老力衰,孤立无援,此时此地,于匆忙之中奔走于仕途之上,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心情了。“情怀恶”三字,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宦海浮沉的不满,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量。▲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您喜欢

得寿仁、寿俊二子书,皆以病不及就试,且报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二子何时到,三秋欲昼头。
收渠半张纸,洗我一年愁。
不得毛锥力,元非子墨羞。
海山寒更碧,整驾待同游。

金陵杂兴二百首

苏泂苏泂 〔宋代〕

马军骁骑试楼船,见说倾城出道边。
元帅留台都赏赐,一时百万喝金钱。

逍遥咏

宋太宗宋太宗 〔宋代〕

乘云驾鹤自西东,修炼真人意气雄。
出离凡为高见识,周旋道理远怀通。
愚迷尽说皆非实,解者方知事不空。
宿业大都心外障,有缘岁月易成功。

来日苦短黄子邕同赋 其一

刘炳刘炳 〔明代〕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人生如朝露,不如啸歌置酒临高堂。

春风不到九泉下,盛年一去难再芳,老行及之徒悲伤。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李邺李邺 〔五代〕

长听巴西事,看图胜所闻。
江楼明返照,雪岭乱晴云。
景象诗情在,幽奇笔迹分。
使君徒说好,不只怨离群。

寄黄溪云

赵希桐赵希桐 〔宋代〕

十年成远别,几度上高楼。
风递江南信,云消渭北愁。
春心惊海燕,晓梦入溪鸥。
何日西窗烛,相看说旧游。

大茅峰四绝句 其一

陆文圭陆文圭 〔元代〕

悬崖石磴刷苔青,空谷无仙鬼亦灵。闻说游人多好事,谁能扶直半山亭。

送范彦覃

李处权李处权 〔宋代〕

春风恼百物,物物不禁渠。
水为盎盎绿,柳亦毵毵舒。
芳菲遽如许,流光亦须臾。
谁令更别离,此恨当何如。
外门有人物,照映冰玉壶。
茹古髯似戟,说兵胆过躯。
中外已践更,能事乃绪余。
主馈孟光贤,郎君千里驹。
人生得此乐,底事犹区区。
兹行谒贤相,袖有时政书。
世家治剧手,陶冶宁舍诸。
我老不适用,饥寒出无驴。
论亲无党近,分义何敢疏。
吾儿似我拙,久已分龙豬。
一闻词赋功,决科良起予。
山林与钟鼎,愿言今则殊。
岁寒苟在兹,勿忘双鲤鱼。

赠饶仲信静镜

包恢包恢 〔宋代〕

乾不一动,静专动直。
坤不一静,静翕动辟。
艮不一止,动静以时。
本体如是,偏主则非。
惟学初机,贵以静入。
以至终养,贵以静羽。
本体既然,动静一如。
乾坤合德,无二无余。
心为天君,尊无伦比。
圣贤言心,初无认拟。
心比於镜,佛说云然。
镜虽有光,孰拟心天。
镜光则死,心光则活。
活则不滞,死则不豁。
佛法寂灭,匪乾匪坤。
若复本心,非彼能昏。
人以欲动,非动之性。
所以贵静,自动自静。
其道光明,无物可并。
以省尽伦,是为全人。
眼高四海,至此乃真。

再次寄肯堂韵五首

陈造陈造 〔宋代〕

丈室云趋彼岂徒,拳拳此意忍容孤。
即今又举二三语,说似当年邑大夫。
© 2023 诗词曲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