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织妇叹

戴复古 戴复古〔宋代〕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
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织妇养蚕剥茧抽丝又织成绢,夏季再次养蚕剥茧织绢。
绢尚未织成就打算拿去缴纳官府所征赋税,丝还在纺车上就考虑拿它去赎回典押的东西。
织妇一春一夏忙于养蚕织绢,到头来自己却仍穿着布制衣裙。
能有布衣穿的时候还算可以,但今年无麻织布,只怕连布衣也穿不上了。

注释
绢:丝织品。
夏蚕:夏季开始养的第二茬蚕。
拟:打算、准备。输官:缴纳官府所征赋税。
车:纺车。图:计划。赎典:赎回典押的东西。典:抵押。
布衣仍布裳:仍穿着布制衣裙。“仍”字因音节关系后置。古时上衣为衣,下身裙为裳,男女都穿。
得:能。着(zhuó):穿。犹自:还。
愁杀我:犹今言“愁死我”。杀:也写作“煞”,甚词。▲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南宋以来,在夏秋二税之外,新立的税目和附加税目繁多,赋税之重,较之北宋增加了好几倍。养蚕织绢的妇女辛苦了一春一夏,不但穿不上绢,连麻布衣裳也穿不上。诗人以布衣终身,泛涉江湖,多见此情形,极感叹而有此诗。

赏析

  此诗叙述了织妇终年辛苦而生活艰难,在官府租税深高利贷剥削下,连麻布衣都穿不上的情形,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对劳动织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以第一织称来写,紧紧围绕织妇的勤与贫着墨,层层”进,对比鲜明,语言质朴自然,一字一句,读来感织肺腑。

  首联是诗织的口吻,客观描述了织妇的辛劳。它通过劳作的重复性、贯性深紧张性透析而出。这两句虽与织妇之叹无关,却注入了诗织叹其所忙、叹其所苦。以“夏”与“春”字对举,以“重”与“复”字相照应,突出织妇之勤。

  颔联是织妇的口吻,但仍未见出所叹。相反却道出了身的希望、热切的希望。绢未脱轴、丝未落车就想着如何用它们去输官、赎典,惟独没想到自己。身织的是希望。

  颈联又是诗织的口吻。前句绾结首联,言其年复一年、整春整夏为蚕而忙。后句写身的衣着一布衣、布裳。为了强调,诗织虚去了动词,又着一“仍”字。这就使诗织叹其所忙、所苦的心态更为突出。

  尾联深沉的诗句,抒发了织妇心中的愁情,表明织妇的生活每况愈下,与唐代诗织于濆的诗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辛苦行》)一脉相承。这又是织妇的口吻。前句“犹自可”表明身对布衣布裳并不在乎,还多少带有满足之感。只是在“今年无麻”的情况下,身才发出“愁我”的喟叹。诗至此戛然而止。

  诗织如此写“叹”,确实很精到。一方面,写织妇之“叹”不在“输官”、不在养蚕织无罗绮穿,也不在“布衣仍布裳”,这就不仅独到新颖,而且也相当深刻。远比张俞《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织”来得深刻。另一方面,写自己“叹织妇”也很灵活,既可叹其未叹,如叹其所忙、叹其所苦,又可叹其已叹,愁其已愁,如结尾两句。这就拓宽了“叹”的内容,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戴复古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猜您喜欢

观丙辰省试宣锁作

胡仲弓胡仲弓 〔宋代〕

一窗丝雨一帘风,当日虀盐滋味同。
见说主司多好句,肯将弄蚁待诸公。

访古田刘无竞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前说建阳宰,古田今似之。
难兄与难弟,能政更能诗。
文字定交久,江湖识面迟。
人传花萼集,俱受水心知。

七禽咏·泥滑滑

刘学箕刘学箕 〔宋代〕

泥滑滑,泥滑滑,
前声住,后声发。
不道去年冬没雪,今年春早已三月。
月如金,月如血,
大麦小麦尽枯竭。使君祈祷走阡陌,
汝切勿啼泥滑滑。

连日寒甚强甫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人生各有稻粱谋,暂去家庭作远游。
年事但看翁齿发,天寒深念汝衣裘。
履霜我独知琴操,立雪谁来问话头。
但愿茅檐相保守,千书说不尽离愁。

次秋日韵奉汝弼叔二首 其一

刘炳刘炳 〔明代〕

墨池秋净水痕澄,曲几焚香袖手凭。霜煞柳条清栗里,雨荒瓜蔓覆东陵。

战余赵壁车还列,说下齐城轼独凭。因忆少年随骠骑,西风笳鼓醉呼鹰。

别诸生汉口

李梦阳李梦阳 〔明代〕

大江流浩浩,五日与子期。风潮变日暮,六日达汉湄。

人心重攸爱,酬德视其施。伊兹匪不幸,所急非睽离。

晨飙望我帆,夕也宿共涯。浮月每皓皓,逆云递逶迤。

情渊分有穷,怆子当分乖。昔为同池萍,今向东西开。

大别峙嵬嵬,林蝉暮何哀。俛首前逝波,倚舻各徘徊。

入石桥路林木蓊郁但闻涧声潺潺忽惊湍飞雹骇

徐大受徐大受 〔宋代〕

琮琤林涧只听闻,想见萦崖络石纹。
忽作惊湍溅飞雹,半随花雨落纷纷。

见鹤吟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纸上画仙挂古壁,朝朝暮暮被烟熏。
泥塑钟离木雕木,不见元皇大道君。
近来尘世无丹诀,哑口道人俱不说。
武夷散人不辱仙,只图一日三碗雪。
白鹤白鹤何方来,丹墀绛阙几时开。
空中莫作嘹唳声,片云冷风何快哉。
鹤作鹤时我无耳,鹤振羽时我无眼。
蓬莱只是半步许,一生且做老担板。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真德秀真德秀 〔宋代〕

明年丹诏下枫宸,定有英材起海濒。
勉取梁公旧衣钵,从今人说两庚辰。

题真仙岩

贾遵祖贾遵祖 〔宋代〕

翰林以谪流夜郎,我亦何为涉此境。
生平山水债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岭。
牂牁江绕古融城,拂拭冠缨照清影。
举头忽见真仙岩,盘空攫拿势驰骋。
天教刻削无遗巧,不知斤斧谁手秉。
吻如蚀月丑虾蟆,枵腹穹窿宽一顷。
尸居龙见柱下史,宴坐似说常清静。
贯空石涧飞惊湍,两岸峡束垂机穽。
兹晨邂逅得胜践,身到中间发深省。
青牛昔过函谷关,我陪五老曾造请。
依然一念浩劫初,堕在尘埃官独冷。
童儿徐甲今何所,朝从南箕暮东井。
当时与我极绸缪,默而祷之意相领。
扶携腾上虚皇前,赐我金丹凌倒景。
© 2023 诗词曲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