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临江仙·抗步碧潭弥弥
程大昌 〔宋代〕
木阑花慢 以上五首见蒲县志卷一
邢叔亨 〔元代〕
赠赵师秀
徐玑 〔宋代〕
水仙子·眼前花怎得接连枝
乔吉 〔元代〕
七月三十日祖母初度时年八十九
杨基 〔明代〕
颂古一百首
释智愚 〔宋代〕
感辛夷花曲
朱曰藩 〔明代〕
值事有感怀渔溪丘德基
陈藻 〔宋代〕
赠神籁谈天
胡仲弓 〔宋代〕
赋得蛟龙得云雨
刘才邵 〔宋代〕
贤能摅逸志,振迹比蛟龙。云雨时方得,烟霄路自逢。
濯鳞沾帝泽,拥足脱尘踪。物外将轻矫,池中岂解容。
依乘应有待,际会合相从。寄语怀才者,明时好奋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