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军城临汉水,旌旆起春风。远思见江草,归心看塞鸿。
野花沿古道,新叶映行宫。惟有诗兼酒,朝朝两不同。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佥事夹谷之寄韵
方逢辰 〔宋代〕
依韵和酬阆州刘侍禁季孙见寄
强至 〔宋代〕
杨柳枝
王恽 〔元代〕
渔家傲·幽鹭谩来窥品格
欧阳修 〔宋代〕
偈二十二首
释洵 〔宋代〕
南华寺五首
李昴英 〔宋代〕
悼赵忠定
敖陶孙 〔宋代〕
赠杨左司三首
赵蕃 〔宋代〕
扬州后土祠琼花
尹廷高 〔元代〕
无双亭下万人看,欲觅残英一片难。夜静月明猿鹤唳,误翻玉雪堕阑干。
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
林表民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