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清代〕
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
郑燮
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山东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吴守相邀壮观登高坐中出示佳篇因继韵以酬
虞俦 〔宋代〕
西湖次弟润之韵
刘过 〔宋代〕
题巩仲至修辞斋
杨万里 〔宋代〕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刘克庄 〔宋代〕
武林馆中与徐仁卿同宿因赠三首(徐号天峰,
徐渭 〔明代〕
题蒋山
李梅磵 〔宋代〕
和谢安国求砚
王炎 〔宋代〕
赠道流
陆游 〔宋代〕
闺怨
石珝 〔明代〕
玉楼春 寿何平章
刘敏中 〔元代〕
泰山高压群山小。齐鲁百城青未了。岂知山更有聪山,暂出雨云周八表。
说山才说聪山好。便觉泰山功烈少。聪山天要慰苍生,山不可移人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