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吴学师为白贲将军索赋敕书楼
徐渭 〔明代〕
高楼内苑隔尘凡,细雨斜通南浦帆。秪为承恩自霄汉,不关招隐向丛岩。
瑞云偏捧啼乌树,绣拱端居赐玺函。圣孝由来感麟趾,风人因得撰周南。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云是四川赴汴都大
曾黯 〔宋代〕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柳永 〔宋代〕
送赵阜主簿
刘克庄 〔宋代〕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张栻 〔宋代〕
送周明叔人陈运使东归得字
项安世 〔宋代〕
和苦寒韵
王洋 〔宋代〕
巫山一段云 潇湘八景 平沙落雁
李齐贤 〔元代〕
沧浪静吟
苏舜钦 〔宋代〕
得家书报长孙应阳入小学
顾清 〔明代〕
孙儿生质颇清明,只在收心养性成。看罢平安二更尽,耳边如听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