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候属添丝,人方系缆,还逢高会南皮。闲堂夜来红烛,倒映金卮。
争投博箸,妓帘不挂夏侯衣。频倾看,有葡萄酿,色似胭脂。
夙昔只愁间阔,长从纸上,汗漫寄相思。今夕不知何夕,能预斯期。
城头紞如五鼓,傍筵耿耿玉绳低。那堪与,曹刘沈谢,即席为词。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满庭芳 寄段录事孙助教道友等
马钰 〔金朝〕
锦帐春·处处逢花
戴复古 〔宋代〕
武林馆中与徐仁卿同宿因赠三首(徐号天峰,
徐渭 〔明代〕
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王令 〔宋代〕
初秋夜同林太史过萧太史书斋
区大相 〔明代〕
结庐虽傍市,种竹近成林。乍到安禅地,终谐大隐心。
开轩迎苑月,隔牖度城砧。已惬山泉赏,何须云壑寻。
吴正仲遗二物咏之其二叠石
梅尧臣 〔宋代〕
颂古一百首
释智愚 〔宋代〕
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
胡翰 〔明代〕
和赵王看妓诗
庾信 〔南北朝〕
与三山相士林子和三绝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