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方未明

诗经·国风·齐风 诗经·国风·齐风〔先秦〕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穿裤来裤穿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穿衣来衣穿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穿孽。

注释
衣裳:古夜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公:公家。
晞(xī 希):“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
樊:即“藩”,篱笆。圃:菜园。
狂夫:指监工。一说狂妄无知的人。闻一多"风诗类钞"曰:"夫之在家,从不能守夜之正夜,非出太早, 即归太晚。妇人称之为狂夫。"他以为此诗出自妇人口吻。而且"折杨柳为园圃之藩篱,所以防闲其妻者 也。离去复于篱间瞿瞿然窥视,盖有不放心之意"。
瞿瞿(jù ):瞪视貌。
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夜间。辰夜:犹晨夜,白天和黑夜。辰,借为“晨”,指白天。
夙:早。莫(mù 暮):古“暮”字,晚。▲

鉴赏

  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奴隶们心底隐藏着一种压抑已久而行将喷发的愤怒。正因为作者是从奴隶的身世遭际出发,抒发对于现实的愤懑,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对统治阶级确实有一种活生生的鞭辟入里的揭露和批判作用,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前两章“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颠之倒之,自公令之。” 诗人并没有用很多笔墨去铺叙具体的劳动场面,或者诉说劳动如何艰辛,而是巧妙地抓住一瞬间出现的难堪而苦涩的场面来写:当一批劳累的人们正酣睡之际,突然响起了公家监工的吆喝声,催促着他们去上工。这时东方还没有一丝亮光,原来.寂静的夜空,一下子被这叫喊声打破,劳工们一个个被惊醒过来,黑暗中东抓西摸,手忙脚乱,有的抓着裤管套上胳膊,有的撑开衣袖伸进双腿。一时间,乱作一堆,急成一团,真可谓洋相出尽。天还没亮,官差即来催促起床,上工的命令就已经下达了,以致可怜的役夫们在忙乱之中把两手伸进裤管,把两脚蹬进袖筒,竟然把上下衣裳颠倒穿了。按理说,上下衣裳的区别是很大的,能够穿颠倒了,不光是因为天黑的原因,恐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役夫们并没从梦中醒来,他们可能头天夜里睡得很晚,疲乏的身子包括疲乏的大脑尚未缓过神来。这一情节极富戏剧性,十分幽默好笑,却又饱含悲愤,笑中滴泪,生动曲折地反映出了酷吏的凶狠以及役夫的凄惨。“颠倒衣裳”的细节描写,便运用得真实巧妙,写出了奴隶们在公爷的吆呼催促下摸黑穿衣裳的不堪处境。前两章的“颠倒”二字,还会令人自然联想到末一章“风”(早上与“莫”(即“幕”,晚上)的“颠倒”。衣裳的错乱,黑(夜)白(天)的颠倒,正说明了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既意在言中,又寄意言外,可谓一语双关。

  最后一句"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说明:报时辰不是提前就是太晚。这诗是讽刺国君号令不准的诗,而国君的‘不时’,又在于司时的官吏不负责任。古时无准确的钟表,故而司时的官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果司时的官吏每天搞错一点点,积年累月,经过一定时间,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误差。司时官吏失职,当然朝廷秩序也会一片混乱。本诗在于讽刺司时官吏不准确报时,以致群臣见国君的时间混乱,官员手忙脚乱,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误时,遭到国君责怪。“折柳樊圃”和“狂夫瞿瞿”,也是两个典型的细节描绘,寥寥八个字,就把奴隶们艰辛的苦役和监工走狗的凶恶嘴脸和盘托出,一泻无余。这些描绘都切合环境和人物身份,读来仿佛见其人,闻其声,神态态毕现,栩栩如生,颇有真实感。

  全诗三章,皆为四句。每句两个音拍。前两章运用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渲染环境气氛,突出事物特点。且以工整的排列。朗朗上口的语言形式,尽情抒发抑郁情感,增强了音乐效果。第三章则转变风格,避免通篇一致的枯燥感,显得起伏有致,使得诗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通篇明白晓畅,语言通俗易懂,未明颠倒狂夫不能等都是人们常用的日常语言,以此为诗质朴自然,充满无限的生命。

  《齐风·东方未明》在结构形式和艺术手法上也很有特点。其一,《东方未明》为乐歌,在结构上回环复沓。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有些句子只换了一个或几个字。 这种回复重叠,规律中有变化,严格中有自由,既是歌唱时的和声,也是表述意思的层层递进和对内涵的强化作用。(《随园诗话》)但就作诗而言,重词叠句与反复咏唱是为着尽情抒发情感的需要,这在《诗经》其他诗作中和后世民歌中也经常运用。这样有利于突出事物特征,渲染环境气氛,增强音乐效果,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同时,也便于记忆与传诵。其二,诗人善于通过细节的描绘来反映生活。例如“颠倒衣裳”的细节描写, 其三,语言通俗易懂,读之琅琅上口。例如“东方”、“未明”、“颠倒”、“倒颠”、“狂夫”、“不能”等词汇,都是人们常用的口头语言,用在诗中,质朴自然,恰如其分。这些词语历经了三千余年的风雨,仍然葆有无限的生命力,至今保存在人们的口头与书面用语之中。此外,全诗以四言句为形式,每句两个音拍,二二的节奏。前两章排列工整,键行和押韵有规律;第三章则起伏有致,跌宕变化。这种不拘一格的韵律节奏,也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口头歌谣创作的艺术特点。▲

创作背景

  《齐风·东方未明》的意旨,《毛诗序》说:“《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掌计时的官员)不能掌其职焉。”古代学者意见分歧不多。今人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反映劳动者对繁重劳役的怨愤。

猜您喜欢

赠韩拙堂

袁甫袁甫 〔宋代〕

世所谓巧,请为翁说。
巧于利口,佞辞河决。
何如吉人,其言呐呐。
巧于附势,炙手可热。
何如节士,刚肠若铁。
巧于营生,百计渔夺。
何如儒家,冷淡生活。
拙反为巧,巧乃大拙。
蓦然猛省,比论示彻。
本无巧拙,奚较优劣。
大道融融,旷兮太空。
恶不待攻,善与人同。
客访拙翁,携酒相从。
客去西东,翁数飞鸿。
春日烘烘,适兴携筇。
兴呼童年,燕坐堂中。
一门雍雍,兰玉玲珑。
客贺拙翁,笑倚长松。

东园诗寄兴化吴从道

陈造陈造 〔宋代〕

溪流抱玦园亭里,三面栏干压清泚。养花种竹今几年,红红绿绿皆风烟。

黑头主人富文墨,隙地营园喜留客。去年香雾摇东风,藉花一醉君见容。

翡翠拂衣蝶窥酒,归时檐牙挂星斗。有物系足寒前盟,徙倚东风空复情。

歌前酒所何限意,黄鹂应说鸥应记。一春不风即蜚雨,曾奉亲舆赏花否。

向来券游付梦云,向来券负今偿君。濡毫却叹无好语,说似能诗叶明府。

和叔夏海棠次东坡韵

胡寅胡寅 〔宋代〕

久矣心灰形槁木,有烂锦衾谁与独。
殷勤调护得繁枝,抹黛施朱尽凡俗。
池上靓妆开晓镜,露晞娇润离汤谷。
佳人得意矜绝代,陋彼牵萝补茅屋。
真赏幸逢尊有酒,清玩可使食无肉。
十眉仿佛画难亲,百匝徘徊看未足。
两旬绿秀承红嫩,一日篱槿何能淑。
朝来但觉花照眼,夜去不梦松生腹。
休夸艳杏荫白鷼,漫说夭桃疎竹。
固知尤物人共爱,也使先生动心目。
老坡有咏记江城,少陵无句惭巴蜀。
雇我荒词陪绝唱,何异斥鷃追黄鹄。
夜来风雨太豪横,惆怅遥峰萦度曲。
不如却赋黑牡丹,寄语孔翠防抵触。

说之复兼二公而作圆机既同邪籍之契显夫又与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波臣好荡箕风急,浮世谁为自必人。
顾我高飞摧短翮,念君阔步踬长绅。
一枝青桂憎兄好,三府丹书重友因。
近接话言遥梦寐,共将白发傲芳春。

雪后发蔡州经鹅鸭池

欧大任欧大任 〔明代〕

乾坤百战地,晴雪拥雕鞍。谈笑秦人策,萧条楚客冠。

长途游已倦,薄宦去犹难。请疾怜双鬓,衔恩愧一餐。

淮西鞭弭急,岳下羽旄寒。落木天俱远,孤城水更蟠。

军声鹅骛散,烽堠桔槔残。马上征夫泪,关山况北看。

偈颂十七首

释智愚释智愚 〔宋代〕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
顶发垂丝,眼光如电。
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偈颂四十一首

释普宁释普宁 〔宋代〕

腊月八夜眼见鬼,便开大口说道理。
若向衲僧门下过,烂槌一顿无疑矣。

与罗教授饭园中种栀子

朱翌朱翌 〔宋代〕

园木交阴正可观,壶觞随分却成欢。
绿钱流地雨当足,飞絮暖空春不寒。
雪缀酴醾缘屋角,香移檐卜近栏干。
与君细说炉亭话,强对槟榔萋菜盘。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吴则礼吴则礼 〔宋代〕

楷楼澹沲冬日斜,半世三钟并五车。
处处变禅作居士,年年行脚见僧伽。
偶然摩腹船鸣鼓,聊复捐书雁聚沙。
先遣毛锥交说似,即今镜里有霜华。

闺怨

石珝石珝 〔明代〕

当年人对月,共说两团圆。
如何人不见,明月又今年。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诗词曲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