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译文

秋行二首·其一

徐玑 徐玑〔宋代〕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译文

秋天的蝉声叫得就像古筝洪亮的音响,我听着蝉声悠闲地在杨柳边走着。
小溪里的溪水平静的就像一面镜子,忽然刮起一阵风,吹来的叶子落在小溪里,在溪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赏析

  徐玑是南宋中叶“永嘉四灵”之一,平生不热衷于功名,主张以清新之词写闲适之趣。《秋行》代表了其艺术风格。《秋行》是宋代诗人徐玑的一首七言绝句,又名《行秋》。诗人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鸣蝉似筝,小溪如镜等秋日的景色,抒发了恬静悠然的心情。

  诗中纯然一派秋景,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构成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风景画。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投身自然、拥抱自然的闲静安逸的心态。《秋行》呈现出“欲辨忘言”的田园牧歌美。

  《秋行》一诗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乏清新之词、脍炙人口如同怡然而忘俗的田园短笛,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意境闲适。这把原本很普通的风景,也是描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从而令这首诗有着一种不一样的美,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这样的作品也是最有代入感,读来仿佛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诗作中那种不一样的美。

  《秋行》运用衬托、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动静映衬的写法来描绘出秋天的生动景色。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动衬静。整首诗以动为主,又辅之以鸣蝉、飞叶来增加动感,达到以动衬静、动静相生的艺术效果。二是以人物外在的动与内在的静相互映衬。诗人听蝉、赏溪、观叶,“动”无处不在,而这种“动”又与内心的静紧紧相连。因其“心”静,才有赏景的情趣;因其“心”静,聒噪的蝉鸣才变成了悦耳的筝音;因其“心”静,一叶生浪的细微变化才未逃出作者锐利的目光。因此,动景的描写也反衬诗人闲适宁静的心境。全诗用动静映衬的手法,渲染出一种淡远宁静的艺术氛围,映射出人物的心境。▲

徐玑

徐玑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猜您喜欢

挽郑子敬都承二首 其一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重入脩门两鬓丝,延和累疏竭忠规。立朝颇慕汲生戆,谋国不知晁氏危。

老去故人能有几,古来君子例无时。传闻近事堪悲慨,说向重泉亦皱眉。

捉笔谢李鳌峰别驾送迟荔甚佳

湛若水湛若水 〔明代〕

色香味总闻三绝,荔到名园品绝奇。地远独便人不见,中州何物拟伦之。

龙磨角石

方信孺方信孺 〔宋代〕

旧说神龙水底蟠,何年电掣与雷奔。
至今舟子相呼唤,犹指江边石上痕。

送王团练赴边

徐贲徐贲 〔元代〕

远塞频经扰,重烦团练行。
堠兵传虏信,关吏说边情。
月黑深防檄,风高屡按营。
羽书闻近息,喜复见秋成。

鲁女观

黄甲黄甲 〔宋代〕

见说当年鲁女冠,长年向此铒金丹。
一朝羽化无人识,野鹤孤猿绕紫坛。

夏散辄病既病且恼因书山偈示一一禅者

释清远释清远 〔宋代〕

万劫一瞬视,尘沙不动移。若为论过未,并总入无时。

海阔波仍匝,心通佛可齐。床头木枕子,推出恐人迷。

遍地锦

佚名佚名 〔宋代〕

吾本当初马半州。因与先师说根由。独坐圜墙向内修。功成行满赴瀛

闺怨

石宝石宝 〔明代〕

当年人对月,共说两团圆。如何人不见,明月又今年。

次韵杨同年秘监见寄二首 其一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瘴云岚雨几时归,应把周南视九夷。旧说鬼神惊落笔,新传狐兔骇搴旗。

韶江石老箫音在,庾岭梅残驿使迟。自古朱弦清庙具,莫贪鹏海看天池。

二十七日复雪用东坡聚星堂雪韵禁物体作诗约

赵蕃赵蕃 〔宋代〕

温风忽来振柯叶,翻覆手间重变雪。
天公作事岂容料,坐使南人惊旷绝。
朝来送客到江浒,冻骨凛凛吹欲折。
归来席户已迷漫,芋火拨残灰没灭。
眼中所历要摹写,拙笔难书非被掣。
叩门好事忽有饷,一盏径能生脸缬。
昌黎咏雪故雄健,取喻未免收琐屑。
争如欧苏两仙伯,一白邂遮群愧瞥。
我今困客乃自困,韩非说难竟死说。
戏诗还与作官同,大错知合几州铁。
© 2023 诗词曲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