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湘灵歌

鲁迅 鲁迅〔近现代〕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前听人赞美湘江的流水,明净秀丽有如碧绿的绸缎;现在听说江水已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湘灵听到红军胜利的喜讯,拭净泪水忙上楼梳妆打扮;满面春风尽情地唱呀跳呀,朝着东方的红霞引颈探看。
国统区里死一样冷静沉寂,白色恐怖就像是黑夜漫漫;革命志士如花木横遭摧折,早就没有了春意只有严寒。
祝大捷红色区城锣鼓喧天,国统区故作不闻只顾酒酣;南京小朝廷一片自吹自擂,正把自欺欺人的老调重弹。

注释
湘灵:湘水的女神。
碧如染:湘水碧得像用颜料染出来似的。
脂胭痕:像抹过胭脂一样显出红色。
胭脂:比喻鲜血,水呈红色,有血流成河的意思,说明死难者的众多和惨烈。
皎、皓:都是洁白的意思。窥:看。彤:红色。
高丘:战国时楚国的山名。屈原在《离骚》里用高丘指代楚国。这里用来指祖国。竦(sǒng)中夜:在夜半感到冷气逼人。竦,担心,害怕。
芳荃(quán):一种香草。自楚辞后,诗人常以它喻君子。此处当喻革命者。无余春:残剩的春光。这一句是说春天已经过去,芳荃零落无余。
瑶瑟:精美的瑟,瑟是一种乐器。
牛僧儒答:“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亦谓小康。”意思是说所谓太平,并没有具体的现象,当时的那种情况也就算可以了。这里反用这个典故来讽刺国民政府粉饰太平。盈:充满了。秋门:古都洛阳的西门。这里是用来指国民政府南京。▲

创作背景

  《鲁迅日记》1931年3月5日记:“午后为升屋、松藻、松元各书自作一幅,文录于后……”这首诗手稿题“辛未仲春偶作,奉应松元先生雅属”,可见是赠给松元的。鲁迅的日本友人松元三郎毕业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当时是上海日本女子学校的教师。

赏析

  湘灵是神话中的湘水之神,屈原曾以《湘夫人》为愤写过她们。这时的鲁迅,同当年的屈原有相似的悲愤心情,这时的中国也同当年楚国一样的黑暗和腐败,因此,鲁迅在这一时期写作的诗歌大多跟《离骚》同调。如《送O中E中君携兰归国》中的“椒焚桂折佳人老”,《无愤》中的“花树已萧森”,此诗中的“芳荃零落”等,都可看出鲁迅对屈原的学习与借鉴。

  这首诗的正面是写“秋象”,全诗都笼罩在一派秋色的肃杀的氛围中,这正是中国那时一片政治氛围的象征。首句:“昔闻湘水碧如惨”,暗点一个“秋”字,但“昔”时的秋是美丽的;接着,诗人不避重,用了“今闻湘水”一语,一个“闻”字把今、昔紧紧联系起来,作了鲜明对比:富有诗情画意的“碧如惨”,一变而为触目惊心的“胭脂痕”。这一巨变,不仅震惊,连作为神的湘灵也没有想到。她照常梳妆打扮,妆成临水而照,才发现湘水已经变色。“皎如皓月窥彤云”,一个“窥”字写出了湘灵惊骇的神态,她简直不敢正视那惨烈的情景。这句诗意,可能取意于刘安评《离骚》的话:“嚼然泥而不滓”。作者鲁迅在这里除了写湘灵的神貌,还在于说明:阴云不能毁损皓月的皎洁,比喻革命者的精神是摧毁不了的。“芳荃零落无余春”,比喻革命力量失摧残殆尽,社会了无生气。颈联既是湘灵鼓瑟歌唱的内容,也是作者鲁迅真情实感的写照。他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写道:“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中,……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上述两句诗的最切实的注释。“鼓完瑶瑟人不闻”,比喻由于军阀的禁锢和封锁,人们难以知道生活中发生的悲惨事实。“太平成象盈秋门”,末句明写出“秋”字,与首句的暗点遥遥呼应。

  全诗爱憎分明,对比强烈。激荡的湘水与寂寞的高丘,鲜艳的红云与漆黑的寒夜,皎美的湘灵与零落的芳荃,互相反衬,层层加深。这首诗的格调,尤其是前四句描绘和歌颂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那种明快和优美的境界,在鲁迅诗作中是比较特殊的。 ▲

猜您喜欢

九日独酌三首

苏辙苏辙 〔宋代〕

平昔交游今几人,後生谁复款吾门。
茅檐适性轻华屋,黍酒忘形敌上樽。
东圃旋移花百本,西轩恨斫竹千根。
舍南赖有凌云柏,父老经过说二孙。

送王团练赴边

徐贲徐贲 〔元代〕

远塞频经扰,重烦团练行。
堠兵传虏信,关吏说边情。
月黑深防檄,风高屡按营。
羽书闻近息,喜复见秋成。

严陵舟中

王同祖王同祖 〔宋代〕

万水千山霁色新,临风一苇捷於神。
羊裘滩下休停棹,闻说狂奴解笑人。

将发汉口毛子霞在武昌不得更别舟中夜坐作诗寄之

陈恭尹陈恭尹 〔清代〕

沧波芳草暮生烟,东望离心倍黯然。短棹拟过黄鹄渡,轻装催上白门船。

遥从江汉分流地,坐到星河欲晓天。明日五更应已远,故人残月正高眠。

无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

马钰马钰 〔金朝〕

妻妾儿孙一假。金玉珍珠二假。三假是荣华,幻化色身四假。知假。知假。说破浮名五假。

大茅峰四绝句 其一

陆文圭陆文圭 〔元代〕

悬崖石磴刷苔青,空谷无仙鬼亦灵。闻说游人多好事,谁能扶直半山亭。

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

胡翰胡翰 〔明代〕

偶家长山下,遂与世途远。
泉声挂屋角,晓见池水满。
日出生清华,风来送余善。
大化无端倪,宁谓心有眼。
床头遗古书,岁月忽已晚。
玩之不能了,圣哲有忧患。

长短吟

邵雍邵雍 〔宋代〕

君子喜淳诚,小人喜欺罔。
淳诚岁时长,欺罔日月短。

玄沙宗一禅师真赞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根门有功,则是心外见法。用处换机,则是问时有答。

问答交驰,摸索大道。心法对峙,破碎真如。异哉此老,超出两途。

亡僧面前,波全露水。猛虎须畔,光自照珠。衲僧不识,如井觑驴。

饮酒望西山戏咏

陆游陆游 〔宋代〕

太白十诗九言酒,醉翁无诗不说山。
若耶老农识几字,也与二事日相关。
© 2023 诗词曲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