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箕〔宋代〕
农夫戢戢清波阔,秧稻茸茸森石发。父儿呼唤手拔齐,千把万把根连泥。
四更乘月躅陇陌,晓烟渐散东方白。归来吃得饭一盂,担到田头汗似珠。
蹲身擘丛种入土,不问朝昏与亭午。肌肤剥裂肉起皮,烈日才阴又风雨。
秋收幸值岁稍丰,谷贱无钱私债重。连忙变转了官赋,霜雪冻饿愁穷冬。
吁嗟四民天地间,服田力穑良独艰。寄言安坐西方辈,汝饱不惭吾厚颜。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同蔡中郎过王员外宅怀子安兄
皇甫汸 〔明代〕
满江红·汉水东流
辛弃疾 〔宋代〕
题李子立知县问月台
杨万里 〔宋代〕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
范成大 〔宋代〕
嘉平旦雪
陈起 〔宋代〕
送邓漕移帅扬州二首
周必大 〔宋代〕
声声慢 效旧人作韵用八声字
沈宜修 〔明代〕
春光难问,烟草忘情,凭将彩管新声。宫额初消,雕梁紫燕声声。
湘帘半掩影碧,画阑干、几树鹃声。杏花下,把琼箫低按,试学秦声。
绮陌香车竞艳,听清歌缓缓,是处春声。小院人闲,飞花悄悄无声。
松风忽来绣户,韵生凉、吹作涛声。更有那,杨柳外、莺语数声。
颂古三十八首 其三十五
释慧方 〔宋代〕
滔滔无问说,只为太亲切。有谁曾共闻,山河齐漏泄。
大雪
朱翌 〔宋代〕
吏部尚书林公梅卿挽词
林光朝 〔宋代〕
百纸梅花赋,声名出渚东。向来惟李贺,胜处是扬雄。
绕屋看书带,逢人说刺桐。尚书旧时履,只合步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