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我昔送君君挈家,君今回棹我天涯。萍踪又向几时会,蒲质共惊双鬓华。
淮海雨晴潮涌日,边城春暮雪漫沙。江南最是关情处,茅屋暖风开杏花。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借朱约山韵就贺挂冠
文天祥 〔宋代〕
伊川喜雨
黄庶 〔宋代〕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苏轼 〔宋代〕
渔家傲 京兆道友
王哲 〔金朝〕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张辑 〔宋代〕
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
辛弃疾 〔宋代〕
沔南
沈一贯 〔明代〕
吴耿先生还北山旧居
陈洙 〔宋代〕
昔苏先生游庐山诗云平日怀真赏
张耒 〔宋代〕
人生孰非梦,梦里见庐山。若了元无梦,何曾有往还。
同官会饮鄱江楼送谷帘泉二尊戏成小诗
王十朋 〔宋代〕
闻说楼中会八仙,郡斋分送谷帘泉。好将投向鄱江水,共作长鲸吸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