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旧唐书》正文·卢粲传 原文
卢粲,幽州范阳县人,北魏侍中卢阳乌的五代孙。祖父卢彦卿,撰有《后魏纪》二十卷,流传于当时,官做到合肥县令。叔父卢行嘉,也有学识修养,高宗时任雍王记室。卢粲广泛阅览经书史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景龙二年(708),升任给事中。当时节愍太子刚刚被立为太子,韦庶人因他不是自己生的,非常忌恨,便劝中宗下诏命太子回头取卫府封地上的东西,以供每年使用。卢粲辩驳进言道:“皇太子处在继承大统、主持宗庙祭祀的崇高重要的地位,一年四季的用度,自可由百官供给准备。又据《周官》所载,各种应用财物,年终时都要总计,只有君王及太子应用的物品,都不用记账。这样说来便是储君的费用,都与君王相同。如今太子与各诸侯国诸侯一样纳入分封,岂是所谓昔日的典章制度,可以留传于将来呢!如果说东宫初开太子刚立,一应物品所需,自当从库藏之物中广为支取,不可长期保存藩国分封形式。”皇帝诏令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来安乐公主的丈夫武崇训被节愍太子所杀,特追封为鲁王,而命司农少卿赵履温监护殡葬事宜。履温暗示公主上书请求按永泰公主的先例,为崇训建造陵墓。皇上诏命依从了公主的请求。卢粲上奏辩驳道:
“寻绎陵的名称,本来只属于帝王以及太子。自有帝王家族以来,诸王及公主的墓,没有称为陵的。只有永泰公主承蒙皇恩特别殡葬,事情超出了常规,不应引以作为行事的名义。《春秋左氏传》上记载:‘卫国的孙桓子与齐国军队作战。卫国的新筑大夫仲叔于奚前去援救孙桓子,桓子因此幸免于难。卫国人要赏赐城邑给于奚,于奚谢绝了,而请求享用诸侯才能使用的乐器及马服带饰,以诸侯资格朝见君王,结果答应了他的要求。孔子听说后,叹道:“可惜,还不如多给他城邑。只有表示等级的称号与车服仪制,不能够给人。如果拿来送人,就是送给人政权,政权丧失了,则国家也就会随之而灭亡。”’圣人能够由隐微而知昭彰,由小而见大,此事不可不慎重。鲁王殡葬追悼的隆重礼仪,诚然特别承蒙恩宠,然而国家的表示等级的称号及车服仪制,岂可随便送人!再者坟茔墓地的称呼,不应该借永泰公主为名,请比照贞观以来诸王的旧例办理,足可获得丰厚的待遇。”
皇帝手书答道:“安乐公主与永泰公主没有什么不同。夫妇死后同葬一个墓穴的意义,古今一样。鲁王事援用特为建陵的礼仪制度,不必烦劳坚持己见。”卢粲又上书谈道:
“臣下听说陵的名称,用于至尊的人,不属于王公以下的人。况且若就亲疏等级次序而论,鲁王不比雍王亲。雍王的墓,尚且不称作陵,鲁王自不能因为娶公主为妻而提高名号。而且君王的所作所为,都记载在典籍上,有的可以从以往的典章制度中得到考证,有的可以考查前代史籍记载。臣下遍检贞观以来的典籍,驸马的墓没有称陵的。况且为人君王的礼义准则,是使一旁期待的人们服膺已极,那就要不只是亲近他的亲人,不只是爱护他的子女。陛下把对女儿的恩爱之情,移加到她的丈夫身上,赠送财物资助祭品,殡葬追悼的礼仪隆重完备,怎么能够让上下尊卑无法分辨,君王臣子完全一样呢!安乐公主承蒙天地的恩泽,在享有福禄的基础上,指比南山以赐年寿,仰似北辰而永获庇护。鲁王的殡葬、车服有法规;提高等级的礼仪,具有一定的制度。墓地的称呼,不应借永泰公主的特例为名,那不是所谓传法于将来,为诸侯卿士树立榜样的做法。”
皇帝最后依允了卢粲上奏的意见。公主大为愤怒,卢粲因忤逆皇帝旨意被贬为陈州刺史。后转任秘书少监。开元初年去世。